两江新区将联手赛力斯在礼嘉街道礼白立交北侧共同打造全球汽车公园,同时布局研发办公、用户服务、展示中心等功能,总占地达到500亩。
在去年的时候,赛力斯就曾传出在礼嘉布局办公楼的消息,如今又搞了个这么大的汽车公园,看来是在礼嘉压下了重注。
有意思的是,这个圆环造型的建筑跟美国苹果公司的总部有异曲同工之妙,赛力斯的野心着实不小。
众所周知,赛力斯的前身是小康集团,老厂位于沙坪坝的井口(已拆迁),老板张兴海很早以前就有过建设总部大楼的计划。
2014年,新康国际(隶属小康集团)在农业园区拿下一块商业地块,楼面价约2253元/平。传闻小康原计划在这里修建总部大楼,不过此后一直停滞成了个大鱼塘。
2022年,位于物流园的沙区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建成,一度传闻沙区ZF要搬到这里,不过最终落地的却是赛力斯与华为,即现在的赛力斯五云总部。
之前赛力斯便在鱼复拥有一个两江智慧工厂,两江新区又花了上百亿在龙兴为其修建了一个体量达到70万平的新工厂,专门生产问界M9。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使用华为黑科技的问界M9一路爆卖,成为这两年中国富豪的最爱。
其实原因也简单,五云湖这个地方环境优美,但公共交通目前还是很具体,员工基本都要靠开车出行,实在有点不方便。
更尴尬的是,整个创新服务中心只有1000来个车位,但赛力斯总部却足足有5000来号人,连车子都停不下,甚至还一度闹上了新闻。
2024年7月,沙坪坝多个部门宣布搬迁到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开启王者归来。
不仅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入住,还有大量过来办事的群众,五云片区的拥堵压力就更大了。
原来,赛力斯将入驻礼嘉新建的礼嘉智慧园—创新中心西区一期,而且还附带了详细的功能布局图。
1号楼为AITO问界BU销服体系,2号楼为小康控股,3号楼为瑞驰公司,总体量约9.7万方,可容纳5000人办公。
这个创新中心西区位于礼嘉产业发展轴西侧,占地达到25.6公顷,仅一期建设规模就高达32.5万方,投资达到51.6亿元。
这里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等领域,计划吸引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等高成长型企业入驻。
从现场看到,这个项目的名称叫做创新中心西区一期A06-7号地块,总共由四栋楼组成,其中前面三栋便是赛力斯科创谷。
值得一提的是,从项目公示信息来看,项目的业主方是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赛力斯应该是租赁使用。
目前建筑外立面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设施安装和地面平整绿化等后续工作。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项目整体将在今年年底竣工,目前2号楼的进度最快,听说交房马上就会入住”
说句题外话,为了飞航拍小树前后跑了三趟:第一次无人机没插SD卡,第二次天空灰蒙蒙拍不出效果,这个周末出太阳才终于拍好,实地踩盘太难了。
原来这块地就在这个赛力斯科创谷的后面,目前已经有了土地平整的迹象,中间还出现了一个湖。
只见现场已经有十来台挖掘机和运输车在繁忙运转,还有几台挖掘机上还挂着红色绣球,看样子才刚刚动工。
现场工地还没有大门,甚至连工地办公室都还在安装当中,无法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原来这里的确就是赛力斯全球汽车公园的工地,但目前尚不清楚业主方是两江新区还是赛力斯;从新闻来看有可能是两江新区代建,赛力斯租赁或者后期回购。
原因其实也简单,目前三栋楼只能容纳5000人办公,但在年初的时候赛力斯五云总部都有5000人了,规模再扩大就装不下了。
不仅以25个亿拿下问界品牌,115亿入股深圳引望,又以81个亿买下龙兴超级工厂,还实现前三季度盈利41个亿,主打一个有钱就是任性。
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原来这块地之前规划便是一块公园用地,叫做红崖寨公园,但一直没有动工。
简单的说,将区域内部分农林用地转为了商业商务用地,增加了商务办公体量,同时扩大了公共停车场的面积。
同时将红崖寨公园的土地性质由农林用地转为了公园用地,这也就意味着可以修建很多的游乐设施。
看来,这里的确就是传说中的赛力斯全球汽车公园了,加上旁边的科创谷,整体规模或可容纳上万人办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爆了!小米SU7 Ultra,只跑1圈,就成纽北史上最快四门车!雷军发文
曝富人圈里的骚操作:找信托公司开空壳公司,以公司名义买豪宅豪车,每月1块钱租用
突然被曝“倒闭”,大批消费者要求退款,有人刚充10万元……知名平台回应
深夜,中国金龙指数猛拉!中概股,全线大涨!斗鱼、蔚来、小鹏汽车涨超12%
南京野猪撞高铁致机械师身亡:当地每平方公里野猪超4头,事发当天曾有1头闯进酒店
CBA常规赛:广州拒深圳逆转 郭艾伦25+7迎500场里程碑怒喷裁判吃T
OpenAI首席财务官揭秘公司“创收主力”:ChatGPT付费用户占75%!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OPPO Find X8 Ultra再次被确认:一英寸双潜望,有望重塑影像标杆